本土商学院的危机
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查询网 来源:在职研究生信息查询网 上传时间:2023-11-06
本土商学院的危机拓 欣
2007年1月,英国再次推出全球mba排行榜。对于中国大陆的商学院来说,今年的榜单既让它们看到了新的希望,也看到了更大的失望。新的希望是,位于上海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历史性地窜升到第11名;而更大的失望是,在100强里依然难觅大陆其他高校的影子。要知道,在2006年的同一个榜单上,中欧还排21名,距离它最近的中国商学院也是第47名的香港科技大学。 事实上,仔细推敲一下,我们还会看到一个额外的打击:近年来总是在海外各类mba排行中代表中国商学院打拼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并不具备纯正的中国血统,它不过是欧盟与中国政府的一个合作项目,从运作到师资很大程度上依托“欧洲管理发展基金”的强大支持和协调。换句话说,真正像哈佛、耶鲁那样传统意义上的综合高校的mba在大陆依然处于襁褓状态。 但是,这并没有妨碍本土商学院管理者们的自负和清高。当在业界颇受关注的“mba全球排行榜”一经问世,早已看透“世事”的大陆学人们回应最多的就是“不屑与不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说:“那些成天盯着评估、盯着名次的学校,我不认为是好的或者未来有什么潜力。哈佛、沃顿都拒绝这样的评估。” 可现在的问题是,本土商学院有什么资格跟哈佛、沃顿比肩?“哈佛们早就玩腻了各种排名,人家参不参选都是一流,而我们的问题是有什么资格去参选?”有网友这样评论,“虽然在实力排名上现在还很难发现国内mba的身影,但在一个层面它们却达到了‘一流’,这就是学费的增长速度。” 1995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率先在中国开办emba项目时,学费是10.5万元;1999年,北大光华作为国内高校,率先推出emba项目,当时学费19万元;2000年北大国际mba推出emba项目,学费为16.185万元;2002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全国30所重点院校开展emba教育,指导价格为人民币20万元;清华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一举将emba学费定在了25万……如今,当年的领头羊清华依然保持着25万元的学费,而复旦、北大光华和北大国际mba等已是几易学费,大有突破30万之势。 这种畸形的发展模式显然为国外一流商学院提供了蚕食市场的大好时机。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康奈尔大学先后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北大、复旦、南大等高校的mba项目,并且效益显著。而这种合作办学的一个结局是本土商学院角色的日益边缘化。张维迎曾经为中国商学院描绘了三种前景:中外兼而存之、中国的商学院给外国商学院做代工、全部被外国商学院占领。他认为最理想的是第一种前景,不过现实的情况是离第一种前景越来越远。不久前,在欧洲长期排名前十的商学院荷兰nyenrode商学院正式杀入中国mba市场,它并没有像以往那样,找个国内高校做合作对象,而是直接设立下属机构欧中学院(europe-china institution)。“这等于是国外mba势力直接向本土高校宣战:我要亲自出马!”一位业内人士颇为感慨地说。如果国内高校仍然乐于把眼球放在学费上,那直接的后果就是本土商学院品牌价值的贬低。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对浙江大学法学院还不了解的同学,不用担心,本站已经收集和整理好,需要的同学可以点击查看!
本文关键词:本土商学院的危机
免责申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收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